江西省科学技术馆2024年度科普绩效自评报告

我馆动态      发布时间:2025/1/20 21:10:07     访问量:

        2024年,在省科协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科学技术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势,不断提高科普教育服务质量和科技传播能力,群众对科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我馆成功入选“少年兴·强国梦——全国百家科技博物馆主题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在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7个奖项,其中科普短剧《星汉璀璨·王贞仪》、科学课程《能工“桥”匠之钢铁琴弦》分别取得一等奖(全国前10名)零的突破,创下我省历史最好成绩;人民日报、央视网、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53篇次。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一是完善科普工作机制。我馆加强科普工作组织领导,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馆内承担具体科普工作职能的,共有7个科室,其中:办公室负责全省科普场馆联盟管理及活动组织工作;展览教育科负责观众导览讲解服务、科学实验表演、科普剧、科学教育活动策划、馆校合作等工作;创新教育科负责青少年科技赛事、科学培训等工作;科技传播科负责流动科普设施、临时展览管理;数字科普科负责科普资源数字化建设、线上科普传播;公众服务科负责研学教育、影视教育、预约咨询服务;展品研发科负责展品展项维修和研究开发等工作。共有4名副馆长分管以上科室工作。二是加强科普工作规划。分别制定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工作任务清单,列出科普工作重点工作任务、日常工作、改革事项32项,明确任务目标、完成事项、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三是完善科普工作制度。制定《江西省科学技术馆资产处置评估办法》、《江西省科学技术馆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江西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职工休假及考勤管理办法(修订稿)》。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完成内设科室职能优化,整合科室职能、岗位职责和人员分工。制定《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江西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突出贡献人员奖励办法(试行)》、修订《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江西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等奖励措施,完善2024年度考核、绩效分配办法,激励干部职工沉下心来干事业,立足岗位作贡献。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场馆占地面积3.99万㎡,建筑总面积6.59万㎡,设有常设展厅、科学家精神教育馆、科学教室、报告厅、特效影院等设施。2024年,我馆面向公众开馆307天,接待观众297.6123万人次,服务公众人次再创新高。其中,常设展厅132.1462万人次,儿童乐园115.2159万人次,临时展厅39.9985万人次,特效影院放映1854场次,观影10.3607万人次。

今年5月,我馆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科学家精神教育馆并面向社会开放。展馆面积约720㎡,分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和“江西板块”七个部分,集中展示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为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个人和团队先进事迹;宣传讴歌江西籍院士、全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全省创新赛获奖青少年的时代群像,弘扬科学家精神。

111.png

222.png

333.png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1.创新科教活动。挖掘展品资源,开展导览讲解1101场、深度讲解834场(增长21.9%),参与2.76万人次。举办“科学奇旅”冬令营12场、“科学一夏”夏令营29场,参与492人次。举办江西省科普成果展、“气象之旅”、“赢在未来——迈向碳中和”3场临展,观展39万余人。开发节日特色课程46节、周末课程60节、球幕影院天文公开课2期;完成周末科学课1864节、节日特色课程386节,较去年增长190%,参与2.53万人次。开展馆校合作活动152场、较去年翻一番,参与4808人次。

        2.举办科普报告会。举办院士报告会24场,聚焦航空航天、生命安全等热点,邀请原国家一级航天员国家首批航天员入选者陈全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等作报告,受益学生9000余人。举办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会20场,邀请核科学、营养学、航空航天、昆虫、物理、古生物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走进省内11个县区,19所中小学,现场受益学生3400余人,线上参与超800万人次。

        3.组织科技一日游。设立“县(区)开放日”,组织各县区中小学生到馆参观体验。突出导览讲解立意新、科普表演创意新、电影观影内容新等特点,科技一日游完成77批次,8455名师生参与。

        4.开展基层科普行动。深入基层县(市、区)传递优质科普资源,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流动科技馆巡展完成30个站点,观展123万人次。区域常态化巡展完成12个县(区),观展19万人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普大篷车进童心港湾深入高安、湖口等18个县市33所中小学,参与2.5万人次。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我馆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15日至25日期间接待观众7.8万人次,策划开展“科学真好玩”科学实验秀18场,开展沉浸式科普剧本杀《拯救》4场,“探秘科技之旅,奔赴中秋之约”主题活动,完成90节科学课和3场馆校合作课程。

此外,聚焦传统节日和社会热点,举办大型活动绿色元旦、龙年新春、六一、科技筑梦共庆华诞等8场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融合,突出科普教育的文化内涵。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情况

坚持每周开馆六天(周二至周日9:00-16:30),节假日正常开放。实施免费预约参观制,推出江西省科技馆微信小程序(链接:#小程序://科技馆预约/Rurq6a00NryHCSu)。

我馆运营的新媒体平台共3个,依托江西省科技馆网站、江西省科技馆微信公众号、科普江西科普号推进数字科普传播。其中,科技馆官网发文95篇,较去年增长42%;浏览量58.88万(链接https://www.jxstm.cn/)。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发文444篇,较去年增长45%;阅读量109.9万,关注量由年初的70万提升至现在的93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A3NzQxNTEwOQ==&scene=117#wechat_redirect)。科普江西科普号有143万粉丝关注,总阅读次数218万,总阅读人次191万,共推送科普文章1165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mp/profile_ext?action=home&__biz=MzIzNjg2OTExNw==&scene=124#wechat_redirect)。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情况

2024年,我馆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运用志愿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扩大招募,完善科技志愿者管理。志愿者队伍社会化、多样化,全省合作高校达到46所,招募科技志愿者2008人,累计服务时长为14479.8小时。小小志愿者275人次,服务时长4740小时。12月5日,由我馆和江西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联合制作的“‘群星闪耀’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短片开播。系列短片共30期,由我馆30位小小科技志愿者为大家讲述科学家的故事,通过宣讲集中展现了科学家的精神内涵与伟大成就,激发青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开拓老年科技志愿者的组织建设工作,与华东交通大学老科协、江西师范大学老科协等机构合作开展老年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2024年,我馆总收入10154.3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9901.81万元(包括中央财政拨款1837.26万元、地方财政拨款8064.55万元);其他收入252.50万元。我馆专职科普人员共242人,无兼职人员。


二、特色工作

(一)举办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科技奥运”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7月30日,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科技奥运”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在江西省科学技术馆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参与单位的代表和学校师生约200人现场参与。活动广泛传播体育科学知识,结合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热点,联动113座次全国各级科技馆(比2023年增长89.8%),212所中小学校,精心组织科技运动会、作品征集、奥运冠军讲座、知识竞赛、科普直播课、特色科普资源展示、线上科普专栏、主题讲解等系列活动3261场次(比2023年增长约一倍),线上线下服务公众400余万人次(较去年增长2倍)。活动受到新华网、央视新闻、光明网、中国科协之声、中国体育报、中国科技网、北京日报、江西卫视、江西日报等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发布宣传报道共计372篇(较2023年翻一番)。

(二)持续推动科教品牌建设。科学实验品牌“科学真好玩”突出实验互动和趣味表演,演出685场,参与12.8万人次。儿童欢乐剧场突出深度体验、动手操作,为低龄儿童提供寓教于乐的科学探索空间,演出665场,观看5.9万人次。首推探索类角色扮演科普活动,突出沉浸式科普实景互动体验,将实地展品、科学实验和角色相融合。开发活动项目《拯救》,演出33场次,参与990人次。从10月开始,在展厅内推出“科学1+1”活动,结合展厅实际展品开展系列互动科学小课堂活动,共开展33场,参与人数825人次。

(三)搭建科普交流互鉴平台。一是办好品牌赛事活动。举办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江西赛区)复赛。全省共有3354支队伍、6800余名选手参加。圆满举办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江西赛区,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赛区)、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西赛区)和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江西赛区)。举办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江西分赛区选拔赛,来自19家单位的122名选手参赛。举办了2024年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来自全省的77支代表队共179名选手参加省赛。带队参加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江西学子入围的7项作品喜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带队参加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0项师生作品获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带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入围国赛的3名选手分别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组织了江西省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二是召开辅导员培训班。开展了2024年江西省青少年科技竞赛暨科学教育活动骨干辅导员培训班和2024年江西省基层青少年科技竞赛暨科学教育活动骨干辅导员培训班。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的共计840多名科技辅导员参加。三是启动2024年江西省“英才计划”试点工作。确定14名导师和25名学员。围绕五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在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昌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兴趣化、个性化培养。

(四)策划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剧。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推出《放牛娃杨惟义的昆虫梦》、《红色电波》、《丫丫咕咕历险记》、《焊接人生潘际銮》、《星汉璀璨·王贞仪》5部科普剧,突出科学性、故事性和观赏性,先后在馆内科普剧场、南师附小九龙湖校区、九江专门学校演出,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其中,《星光璀璨·王贞仪》斩获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科普短剧项目一等奖,《焊接人生潘际銮》荣获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江西分赛区选拔赛科普短剧项目一等奖,《焊接人生潘际銮》、《星汉璀璨·王贞仪》、《放牛娃杨惟义的昆虫梦》成功入选中国科协2024年度科学家故事舞台剧名单。


三、问题与不足

一年来,我馆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主要是:

(一)在推动展览教育活动内容及形式创新方面做得还不够,科普活动和课程的原创设计开发能力尚有不足,比如在体现展教结合、紧贴中小学课程要求方面还不够紧密,在科学课的纵向深度、科学实验的知识延伸和探究引导方面挖掘不够,等等。

(二)科室部门之间工作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职能职责还不够清晰,存在职能交叉,工作不顺畅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三)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需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科普教育、游客服务等综合素质。青年人才队伍激励不够,还没有完全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和人才评价体系。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普讲解人才、辅导老师和技术研发人才数量不足。


四、工作建议

希望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指导与支持。


附件:江西省科技馆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江西省科技馆 办公室




附件

江西省科技馆最新简介和开放时间

一、基本情况

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江西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是省委、省政府决策投资兴建的大型公益科普教育基地,先后经历两次建设。老馆于2002年9月建成开放,2020年7月停止接待游客;新馆于2016年8月异地动工兴建,2020年4月部分投入使用,2020年6月迎来游客,2022年1月正式开放。新馆占地面积3.99万㎡,建筑总面积6.59万㎡,设有常设展厅、科学教室、特效影院、科学家精神教育馆、科普剧场、科普报告厅等设施,承担科普展教、科技培训、科技竞赛等职责。2020年12月,根据全省事业单位改革要求,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并入江西省科学技术馆,江西省科学技术馆增挂江西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牌子,为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合并后核定总编制数145名,内设机构9个。

二、开放时间

参观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节假日另行通知)的9:00—16:30,16:00后停止入馆。

上一篇:江西省科技馆召开2024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测评会下一篇:江西省科技馆召开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
©2012-2025 江西省科学技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赣ICP备05005342号  
技术支持:迪创科技